宫厨网-东方美食新菜全记录
宫厨导航:宫厨网首页 | 最新新菜
宫厨网主页
详细内容

一日捧回三冠军 拿奖拿到手抽筋 锦江名厨-梁永祥

是什么力量影响他成一为名厨。我相信其中这里面一定有他辛勤的汗水 。当宫厨网的记者采访这位得奖的金牌厨师的时候。后者的谦虚之心谥于言表。这也越发让人敬仰 做为一个新时代的食神(曾参加电视擂台大赛,被封为中华食神)并且还写过数十本烹饪书籍。是什么一种力量让这位金牌大厨如此出色 .要知道十年前他也是跟我们一样是个刚入厨房的小学徒  下面就请这位师父谈谈他的成长经历

梁永祥:那个大水泡让我印象最深。我进厨房后,是从配菜到打荷到上灶一步一步走过来的。那时候刚上灶没几天,大师傅让我做一道“银鱼跑蛋”(又叫“银鱼煎蛋”)。我一听让我做这个菜,挺兴奋,因为以前看别人做的时候有个大翻勺很“潇洒”,我早想试试。因为看别人做过,所以一上来我还算有模有样:先把银鱼焯水,放进打好的鸡蛋里,加上生粉搅匀,锅烧热油后把银鱼、鸡蛋倒进去,煎至底部变得金黄、差不多凝固的时候,我抓起勺子往外一翻,鸡蛋是飞起来了,可锅底的油也跟着淋下来纷纷溅在我手背上。很快手背上就鼓起个包,直径足足有三厘米。因为是在夏天,一出汗就黏黏地、辣辣地疼。做厨师这么多年,有点烫伤、刀伤很寻常,可想起那个大泡,现在还觉得浑身不自在。后来我知道,别人在做这个菜的时候,都是在鸡蛋快凝成形儿的时候先把底下的油控一下才翻,可我偏偏把这个细节给忽略了。这以后,我变得非常小心、非常仔细。
黑豆角
    母亲去世的时候,我还在读初中。因为没有别的兄弟姐妹,我开始学着烧饭。学炒的第一道菜是猪肉烧豆角。菜出锅了,我把一盘烧得焦黑的东西放在餐桌上,忐忑不安地等着父亲下班归来。父亲推门进来,瞥见桌上黑乎乎的一盘,皱着眉头走近瞅了瞅,抬起眼问我:“是你炒的?”我点点头。父亲没再说话,洗了洗手坐下来开始吃。我尝了尝,真苦。后来,我参赛拿了奖,出名了,跟父亲提起那盘黑豆角,他两手一摊:“那时候没办法嘛,不吃那个吃什么?”
    初中毕业后,因为学习成绩平平,舅舅送我去了金陵技校。在技校第一次看见学校展台的拼盘和雕刻,就喜欢上了。那时候也不懂得什么艺术不艺术,就是觉得挺漂亮,挺美。看来,做厨师并不像我刚开始想象的那么乏味。又有一次,有个已经毕业两三年的师兄返校来,我跟一大帮人围着他打听外面的“行情”,他故作漫不经心地说:“我现在大概能拿个几千块钱吧。”几千块钱!在我眼里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。原来做厨师这么有前途!那时我还只是考虑到可以赚钱成家、供养父亲,从没想过做厨师还会做出名堂;就连送我进技校的舅舅,也只惦记着我连个豆角都能炒糊,他没想到,我一个小厨师,还能在电视上大大地露露脸,那风光,一点也不逊于明星呢!
“嘴上没毛”的厨师长
    第一次当上厨师长的时候我才20岁。那时候年轻气盛,厨房的活儿又辛苦,看见别人包厨房既不用整天烟熏火燎出一身臭汗,赚到的钱还是我的好几倍,心里很不服气,于是辞职出来,“自己干”。因为拉起来的那帮人全是朋友,平日里称兄道弟,遇到事情说他们的时候也没人服我。做了半年以后就不得不跟老板解除合同了。后来自己总结教训,一是因为技术不到家,有时候客人报出的菜名,手下人就经常能把我问得哑口无言,闹个大红脸;再就是我的人好多时候不服管,我不在时他们甚至跟老板吵翻了天。现在我做厨师长就顺手多了,管理经验谈不上,但我更喜欢用“鼓励”来达到我的目的。员工有了错,我会找他们谈话,如果这已是第三次谈话了,你就可以走人了。

细细改 出旺菜
    梁永祥身上很有南国的“细致温婉”,这点在他的菜品创新上也可见一斑。他的几道创新菜于细微处下工夫,已经纷纷成了锦江之星的品牌菜,在二十几家连锁店统一推出,极受客人欢迎。
    上海菜中有道“锅贴小棠菜”,一般的做法是将墨鱼泥与小棠菜切碎拌匀后抹在盘子上厚厚一层,先上笼蒸至定型,取出从盘子上扒下来,挂上脆皮糊再入油锅炸。梁永祥将之改良成“虾蓉绿泥”,改用虾胶与小棠菜相配,拌匀后在豆腐皮上平摊一层,挂上用生粉、糯米粉、吉士粉、泡打粉、澄面、油、鹰粟粉、水调和成的脆皮糊抹匀,从盘子上推到油锅中。里面加的小棠菜比较多,炸出后颜色深绿,改刀成三角形后随泰国辣椒酱上桌。因为炸制时外面有了一层豆腐皮,所以虾泥软嫩,入口外酥里糯。
    “阿黄鱼笃鲜”的创制则是从一道普通的鱼汤得来的灵感。那次梁永祥跟朋友去浙江玩儿,在宁波的一个小镇上,肚子饿了进一间小店吃饭。小饭店就三五张台面,有没有名字也不记得了。他们叫了一道“黄鱼鱼肚汤”,点菜的时候老板介绍说:“这道汤很特别,整条鱼斩成头尾两段,鱼头是新鲜的,鱼尾则是腌过风干的,口感不一样的哦。”一行人都很好奇,结果汤上来了,清汤寡水,鱼头鱼尾尝起来也差不多,跟老板手舞足蹈的比画落差太大。回上海的路上,梁永祥又想起那道菜,虽然汤的口味不敢恭维,但老板的描述却不无可借鉴之处。联想到上海有道叫“腌笃鲜”的浙江菜,将咸肉与鲜肉同烹,成菜口感极其特别,回到酒店后,他将两道菜加以结合,做出了“阿黄鱼笃鲜”,选用咸黄鱼一条、鲜黄鱼一条,将原做法中的清水换成用花鲢鱼的尾巴炖制的浓鱼汤,再加入鱼肚、火腿片,小火烧到用竹签一插能插到底就可以停火盛出。


大厨的小技巧
    鱼肚发制:鱼肚买回后要先弄干(有三种方法均可使用,一是入100℃的烤箱中烘干,一是放日光下曝晒,一是用风扇吹干),将色拉油烧至120℃,然后将鱼肚浸入,微火保持此温度浸泡1个半小时,然后再改大火使油温升至七成热,炸约不到一分钟,待鱼肚膨胀起来后,捞出浸在凉的碱水中一刻钟去除油分,再用清水冲洗约半个小时冲净碱味。
    鱼汤熬制:可选用花鲢鱼的下脚料(鱼尾部分)吊制成汤。先用猪油将鱼尾巴煎一下,然后加入葱、姜煸出香味,下入冷水,先用大火烧开,再转小火将鱼肉烧至碎烂后用大火将汤汁煮浓(共需1个小时左右)。水要一次加足,一定不能用热水代替,若用热水,蛋白质出不来,汤就无法变浓变白。另外,不可加盐,一放盐蛋白质容易凝固,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出锅时用网筛将杂质(葱、姜、鱼骨等)滤掉即可。
比赛:我运气好
    梁永祥说:2003年我很顺,运气很好,能进决赛是我万万没想到的。
    梁永祥能在2003年过关斩将、搅起变幻风云,恐怕最早要得益于他在公司内部的一次小挫折。锦江集团每年都会举行炉灶比赛,梁永祥在2000年那次比赛中两手空空、铩羽而归,这让他很郁闷。天生是个爱较真的人,因为不服气,所以就找来各种比赛的光碟、搜索各个电视频道的烹饪比赛类节目看,什么满汉全席、八方食圣,甚至澳洲星空卫视的“食神争霸”,几乎期期不落。

    自2003年3月始,他自己参加了“食神争霸”,并获得了“食神”称号。在去年8月份的“满汉全席”电视烹饪大赛上,他一天内三度获得擂主,直接进入决赛。
参赛半本经
    虽然参加这种正式的比赛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,梁永祥言谈间俨然已是位“参赛老手”。自己的实力和去年的运气,让他向人传授起“参赛经”来底气足了很多:
    第一,不要盲目地选用高档原料。首先,决赛一般会先给参赛者设定个题目,或者是原料或者是最后的成菜,最起码要做到扣题。比如题目是“瓜”,如果放了过多的鱼翅、鲍鱼,档次虽上去了,却跟作文一样,“离题千里”是个大失误。其次,菜要实用,要选用自己最拿手的材料。比赛时我做这道“香煎富贵鱼”其实应该选用桂鱼或者鲈鱼,因为平时做这两种鱼更得心应手。但当时一个转念:该让评委们吃得好点,就选了条相对名贵一些的石斑鱼。因为平时处理这种鱼的时候不是太多,多少影响了我的发挥。
    第二,少用雕刻!我在决赛中做的“香煎富贵鱼”就吃了这个亏。当时别的对手做的都是一鱼两吃或三吃,我只是在头尾部雕了个浪花放上去了。结果那次比赛结束的时候,我听见评委和大师评价说:“这次的雕刻太多了!”要以菜作菜,只要出现在盘中的东西就应该是能让人吃的。

    第三,有一个或几个得力的助手很重要。他们可以做好你的后援,不必操心原料啊,菜单啊,所有赛场之外的事情你都不必分心,而且他们还可以帮你做个参谋,提提意见。选助手最关键的一点是:两个人一定要配合默契!
    第四,参赛经验很重要。如果一次也没参加过,只是看过电视上或者光碟上的比赛,有些小细节上往往就要吃亏。最好事先跟参赛经验丰富的人讨教讨教。决赛的时候,我本来是可以先把“石榴”做个半成品带进去然后再蒸,可我不知道大赛有这个规定,是进去以后现做的,时间就比较紧张

宫厨网 || 关于宫厨网 | 宫厨网链接 | 宫厨网搜索 | 宫厨地图 | 宫厨网版权 | 宫厨网 免责条款
Copyright © 2gongchu07 www.gongch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·宫厨网-厨师创作与交流平台 鄂ICP备08gongchu0153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