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厨网-东方美食新菜全记录
宫厨导航:宫厨网首页 | 最新新菜
宫厨网主页
宫厨网 > 八方滋味 > 大厨秘技 >
详情查看

总厨教你如何进行厨房管理 做一个甩手总厨

厨房管理可以说是令很多人头疼。特别一些老板开高价请来的厨师长。行政总厨。当然他们的压力也非常的大。做为厨师里的最高领导人。如何管理好一个厨师。对有的人来说很简单做到。但对有的来说。却好像总也做不好。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位甩手掌柜。他是一家酒店的总厨。我们来听听他是如何来管理厨房的。下面一起来介绍听他来经验

厨房管理总体上分为“硬管理”和“软管理”两种方式,“软硬兼施”方能达到最佳效果。“硬管理”主要是抑制员工工作中的惰性和随意性,它不带什么“人情味儿”,如果违反厨部各项管理条例,将受到相应的经济处罚;“软管理”实质上是一种激励机制。厨部的核心是产品质量,而厨房的产品又有其特殊性,这种“产品”并非是机械化生产的,那么员工的工作态度就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,“软管理”的目的就是充分地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,从而达到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。
    但是,激励机制的形成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:定得太高了,老板觉得吃亏;定得不公平了或者因标准太高而没有得到奖励的可能,手下人要闹情绪——这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、责任利益到人的评价体系。怎么才能找准这个最合理的基点呢?今年被任命为总厨后,我就实行了自己的办法,花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来寻找这个“基点”。基点一旦确定,就牢牢把握住了“人”的因素,所谓厨房管理,便不再是难题。
    陈亮电话:013871477381,本文中如有不明之处,可直接与陈亮联系。

两个月找基点        
做张表格 细密周到
    实施我的方法,头两个月是关键时期,这两个月的重头戏是一张我精心设计的专用表格——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,上面分列“出品质量”、“销售份数”、“销售金额”、“投诉率”、“出品速度”等软性内容以及考纪、考勤等“硬管理”的规定,每一项都确定分数,合计100分,此表每个工作小组一份,按每组的执行情况打分,头两个月各人当月的工资就根据表格上的总分,按一定比例折算出来。
为摸底细 耍个花招
    这两个月我要得出的结论是:厨师在心态平和、乐观积极的状态下到底每人能做成什么样,具体说就是能炒多少份菜、这些菜营业额是多少。此间最关键的一点是:千万不要让员工知道厨师长要给他们找这个“任务基点”。假如厨师知道你要根据他这两个月的月营业额给他定任务,他宁愿这两个月少拿点钱也要尽量少干活,以使厨师长给他定的任务额少一点——这样他完成起来容易,想超额拿奖金也不是问题。
    至于这张表格,就是为实现这个目的耍了个小小花招:正因为这表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儿,员工自然就觉得酒店会按此执行下去,就会在毫无“防范”的情况下“中招”、发挥出最佳水平,而我则可以在一旁气定神闲地观察每个人,并摸出实底儿。说白了就是虚晃一枪,旨在稳定军心、转移员工的注意力,我真正想要取得的核心指标只此一项——每人每月所炒菜品的总销售金额,这就是我要摸的“基点”。
“硬管理”参与综合考评
    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中,要体现的是“综合考察”,如果只考察出菜质量和销售份数等项目,只靠这些项目拿分、拿工资,势必会造成厨师们只顾及多炒菜、快炒菜,而忽略考勤、考纪、卫生、节约等等环节,那么厨房中肯定要天下大乱。因此,“硬管理”参与考评,就可以考察出员工在维持厨房正常秩序下所能达到的水平。在进行两个月的考察之前,就要制定出详细的考勤、考纪、卫生等厨部管理条例及处罚措施等硬性规定,并列入表格,以分数的形式体现出来。
机动菜:“专菜专做”也灵活
    我将厨房人员分为16个档口,其中有12个炒锅、1个凉菜、1个煨汤、1个面点、1个蒸菜,每个档口由一个师傅带一个打荷、一个配菜,三个人组成1个小组,每个小组是一个利益的整体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每个档口都有个与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(左图)基本相似的表格,根据每一位员工的特长,合理安排岗位。
    因为炒锅有12个,这就涉及到菜品分配的公平及效率问题。为保证出品统一,一般厨房中都是“专菜专做”,但是,把每个菜品都分得很细、很死有弊端,很可能造成某些师傅忙得脚不沾地、另一些师傅又闲得无聊。为解决这个问题,我从所有菜品中抽出30%作为机动菜,而将70%的菜品分配到人,这70%菜品的分配规则主要是看每个人最适合、最擅长做什么菜。另外的30%多为比较常见且出菜快的菜品,它们作为机动菜,是为了在酒店生意高峰期或客人点菜不均时能进行合理调节,以免影响上菜的速度。“点菜不均”是指,某个客人点的一桌菜不巧都是同一位师傅擅长的,如果全由他一人来做,必定要延长上菜的速度,如果把菜单中属于机动菜的分摊给另外的师傅,就可减轻他的压力,也不至于让客人催菜。


    机动菜的分配一般由“荷王”(即荷台的主管)处理,因为都是常规菜,所以只要哪个师傅不太忙、而他又愿意做,随便塞给哪个人都能随手做出来。
得分多少看菜品
    前两个月内,我根据工艺的复杂程度给每个菜品定了分数,列张详单,厨房人员人手一份。比如拔丝菜,因为操作起来难度系数会高一些,一个菜就定3分,而一个普通的炒菜定1分,要做三个才能得3分,机动菜一般都是1分1个的炒菜。这个分数不是随便定的,只有厨师长自己对每道菜烂熟于心,才能将分数定到大家都心服口服,也才能真正达到目的。
专人核算 用处多多
    安排专人记录和核算每人每天所做菜品的份数和金额。这种核算有三大作用:统计每人的月销售额、做旺菜排行榜、核查成本控制等。
    这个“专人”是财务部门派来的一个统计员,他的统计工作并不复杂,因为每个点好的菜送到厨房来时会有个小单,谁炒的这个菜谁就把小单留下,并按类别自己分好。统计员核算的数字有两项,一是统计每人每月炒了多少钱,二是统计每道菜炒了多少份,并凭借这个份数推出每个星期销量最高的15道菜,在营销例会上对负责餐厅点菜的服务员作通报,让他们将这15道旺菜着重推荐给客人。


    跟其他酒店不同,我们酒店不会将一些高档菜品向客人强制推销,有新菜推出时,服务员可以推荐给客人、引导他们尝试,客人认可了,下次来自然还会点。在我这里,是数字说话,只有销量好的菜,我才会去让服务员去推。所以,厨师只要菜做得不好,服务员根本不给推,这个菜就慢慢做死了,厨师的钱自然也拿得少了。这种优胜劣汰的“市场规律”引进后,自然刺激了厨师千方百计做出讨顾客欢心的菜品;而且因为销量要与工资挂钩,厨师也不再像以前只管把菜炒好,而是要兼顾出品和营销,只要出了新菜就要给服务员讲课,讲得越透彻、越能摸透客人的心理,菜品就能推得越快。
    另外,我还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来抽查成本控制情况。比如一个菜本月进价是1000元,最后出来的当月总售价是2000元,那么毛利率有50%,控制得还可以;如果只卖到1500元,成本就偏高,就要找到炒菜的厨师来分析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,并予以解决。

两个月后……   
    两个月后的厨房,到底有了哪些不同?
按“基点”定任务

    两个月的考察期过后,我就统计出了每个人的月销售额,这就是我要的“任务基点”,在第三个月月初,就要根据这一“基点”确定任务了:根据每位员工的月销售额与厨房当月的总营业额的比例,将总任务分配到人。比如,前两个月每月的总营业额是100万,而其中一个小组的月销售额是8万,假设第三个月的总任务额是110万,那么这个档口所分配的任务额就应该是(8万/100万)×110万=8.8万。
发工资看业绩
    在确定此任务额后,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便不再适用,员工每月的工资不再是按得分发放,而是直接看任务额,按照以下办法分配,多劳多得:
    基本工资 +超额的x%=实发工资
    基本工资 -差额的y%=实发工资
    假设一个档口当月的任务额是8万,而当月的销售额为10万,按照一般酒店的情况,可定系数x=3,那么奖金就是(10万-8万)×0.03=600元。至于这600块钱的分配,刚试行时是按工资比例来分,后来大家都反映这种方法不公平,就取消了,现在是每个小组自己来分,每个人能拿到的奖金每月在50元-200元之间。
如果当月任务没能完成,就要按比例扣罚。我现在厨房中实行的比例是,如果比任务额少完成1000元就要扣50元(每个小组为一个单位,扣的钱由小组成员自行分配)。如果任务实在完不成,而这个档口的主管又确实想在这里做下去,厨师长可以帮他们找找原因想些办法,比如下个“死菜”、上个时令菜等等。
   为保证员工有长期的积极性,要注意以下几点:
    1、任务分配要合理,要让他有完成的能力;任务不能因生意的好坏而经常改动。
    2、差额的y%以小组基本工资(即小组三个成员的基本工资加起来)的10%封顶,以确保员工的利益。
“硬管理”同样生效
    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虽然不再适用,但酒店制定的考勤、考纪、卫生等硬性管理条例依然有效,如果员工违反其中条款,就要按规定接受罚款等处罚。与考察期内不同的是,这些处罚不再体现为分数的形式,而是直接按罚款数额从工资中扣除,与是否完成任务额等等无关。例如节约能源这一项,如被厨师长发现“长流水”,在头两个月可能只是记一下责任人的名字,月底累计后扣分;而从第三个月开始,每发现一次,责任人就要被罚款20元。


 其中有个特例是投诉率。在头两个月中,只要有客人投诉,责任小组就要扣分,不论什么情况;而从第三个月开始,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我把客人的投诉分为几种层次:一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原因,比如炒糊了或者炒得明显过咸、过淡,就要炒锅师傅买单;二是客人的口味问题,一般会让厨房再做调整,不会进行处罚;三是菜品中出现异物的,既可能是大师傅的责任,也可能是洗菜、配菜的原因,就要整个小组的人买单。
机动菜依然保留
    30%的机动菜,在两个月的测评期后也要继续保留,以调节上菜速度。不同的是,前两个月之内,每个菜品都是按得分来计算,不管是机动菜还是分配菜;而从第三个月开始,就不再记分,而是直接统计所炒菜品的销售额。

附:
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怎么用?

    《员工业绩综合考核表》共列有十二项,最后一项是“综合得分”,下面共有十六空行,每个档口(即小组)各占一行。前十一项中,每项所占的分数按照与菜式出品的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定,如前三项“出品质量”、“销售份数”、“销售金额”是最重要的,都是15分,其次是投诉率、出品速度、考纪,都是10分,考勤、卫生等均为5分,因此要想提高综合得分,前三项一定要抓好。

分数是怎么打出来的?
     打分的基本流程是根据每天做的单项记录的具体数据,在月底进行排名,并根据排名给各个小组打分,把每个小组各个分项的得分加起来,就是本小组的综合分数。
    统计与排名
    这张表格的后面,是更多更繁复的数据,需要专人做好每天的记录。
    比如每个小组的“销售金额”、“销售份数”、“菜品总分”等项,每天收台后,由财务部的统计员把各组长手中的单子收集起来加以统计,当天晚上就可得出详细数据,记录到专用的本子上。到月底就可根据这些数据分别对每项进行排名。
    “出品速度”的统计:每个菜都事先规定一个常规情况下的出菜速度,比如鱼香肉丝为3-5分钟。出品速度的控制由传菜部考核,传菜单上会有下单和出菜的时间,一般每张台要控制在20分钟内收单,如果超过这个时间,传菜部就会主动投诉并作记录,并在月底按此记录进行排名,按记录从少到多排列。
    “投诉率”的统计:投诉率是指,如果做了100个菜,客人提意见的有6个,不管最后是否退菜,投诉率都是6%。这一项由厨师长负责统计并在月底进行排名,同样是按照从少到多进行排列。
    “个人公共卫生”和“节约能源”、“设备用具”、“考勤”等项并不做排名:只要发现长流水、长明灯的情况,这5分就全没有了,一般会有3-4个小组有这种情况;又如“考勤”这一项,全勤可以拿5分,只要有迟到、旷工等情况,一律0分。
    评分:有集中也有民主
    名次排好了,按照以下的名次与分数的对照形式打分:

 

1-3名

4-13名

4-16

15分的项目

15分

10分

0分

10分的项目

10分

5分

0分

5分的项目

5分

3分

0分

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综合得分是把每个分项的得分加起来,因此,只有其中一项得分高的,总分上不一定占便宜。比如,凉菜出菜较快,在销售份数上占了优势,但因为凉菜单个菜品的分数较低,菜品总分就不一定还能排在前面。
    评分时所有小组组长都要一起开会讨论。开会时,我先将自己已基本定下的分数公布给大家,并讲明这样打分的理由,如有不同意见,可再提出。假设2号锅的出品速度排在13名,我给他打了两分,他讲出他的反驳理由后,除去他本人外,如果5个人认为我定的分数合理,而另外10个认为不合理,那么就可以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来,再给他加上1分。这就做到了以民主化带动全员管理,因为分数的多少直接跟每个人的利益挂钩,他们当然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。

总分与工资如何挂钩?
    我规定,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的,当月工资扣除基本工资的20%;60-85分之间的,发放基本工资;85分以上的,除基本工资外,还发基本工资的20%作为奖金。从两个月的推行情况看,能够拿到奖金的最多三四个小组,基本上都拿的是基本工资。

宫厨网 | 关于宫厨网 | 宫厨网链接 | 宫厨地图 | 宫厨网版权 | 宫厨网 免责条款
Copyright © 2g007 www.gongch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·宫厨网-厨师创作与交流平台 鄂ICP备08g001534号